环球即时看!江湖| 30年间全靠赌?“湖南李嘉诚”要倒下!千亿民企轰然垮塌

来源:许子 2023-02-03 15:13:18

2023年1月20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新华联控股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的批复》:因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不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故银保监会不予许可新华联控股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


(资料图片)

作为持有新华联控股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的新华联控股,已于2022年8月因为无法偿还3000万欠款,被债权人送上法庭申请破产重整。

新华联控股,曾是营收超千亿的“湖南第一民企”, 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100余家, 连续16年跻身中国企业百强和中国民企百强榜单,为何又一落千丈沦落至破产重整的境地?

千亿民企的高光与至暗:3亿欠款官司引发债权人疯狂“围堵”

2019年,新华联控股以1055.95亿营收荣登该年度湖南省民营企业营收榜首,这也是新华联控股成立29年以来首次突破千亿营收。

即将 “三十而立”的新华联控股站在“千亿级”台阶,本是跨入高质量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就在2019年的高光时刻,衰相已经开始显露。

新华联控股的溃败,是从一笔3亿元的债务开始的。

2019年11月,新华联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向湖南出版财务公司借款3亿元,约定于2019年12月2日日连本还带利还清,然而到期后新华联方面仅还2088万元利息,直到12月下旬还未偿还本金。

随后湖南出版财务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查封新华联控股与新华联财务公司名下共计40个银行账户。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40个银行账户上,现金不过1300余万元。

事情传出后,迅速引起轩然大波,新华联控股的众多债权人更是坐立不安,充当索债“急先锋”的人是与新华联控股创始人傅军同在“泰山会”的老友卢志强。

2020年初,卢志强控制的民生信托率先向新华联控股发难,对尚未到期的26.8亿元依托贷款申请强制执行。

卢志强的“倒戈”马上将新华联控股推到风口浪尖,债务危机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债主们都纷纷找上门来。

一时间,新华联控股持有的新华联文旅、长沙银行、北京银行、宏达股份、赛轮轮胎、科达洁能等诸多上市公司股权均被司法冻结,总市值达数百亿。接着,新华联控股的6只债券有3只违约,涉及金额高达25.1亿元。

债务危机之下,债权人的诉讼官司更是纷至沓来。

自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中信证券、金信基金等10余家金融机构新华联控股提起法律诉讼就超过100起。

截至2022年上半年,新华联控股合计有息债务400.15亿元,成为最高院所示失信被执行人、背负22条限制消费令。

2022年8月,新华联控股因无法偿清湖南富兴集团的3000万元到期债务,被后者诉至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身陷债务泥潭,新华联控股生死一瞬,危在旦夕。

傅军发迹传奇:从“下海”公务员到 “商界湘军”代表

横跨地产、文旅、化工、石油贸易、酒业、矿产和金融等10余行业,控股、参股公司累计100多家,手握14个中国驰名商标……新华联控股的商业版图以多元化著称。

这一切,还得从新华联控股的创始人傅军说起。1990年,33岁的湖南省醴陵市公务员傅军告别体制生涯,凑了1000美元踏上“下南洋”的经商道路。

两年后,已经在马来西亚做国际贸易赚到第一桶金的傅军带着“不搞地产不发”的信条回国投资房地产,先后在广西北海、湖南长沙拿地开发,很快就尝到了甜头。

1994年,此时的傅军在地产业务的助攻下已经积攒了丰厚身家,羽翼渐丰的他开始拓展不同领域的生意。

傅军先是在老家醴陵组建湖南华联瓷业,随后又瞄准制冷剂市场,投资东岳化工;接着又斥资3000万与日本三菱汽车、7319工厂合资成立湖南长丰汽车公司。

1997年,傅军又发现了白酒行业这一块“新大陆”,于是找到五粮液集团合作生产金六福酒,一举打造出知名白酒品牌,成为他在商界扬名立万的经典手笔。

白酒行业的“钱途”无量,傅军也动作不断,他接着又将通化葡萄酒、云南香格里拉酒业、湖南邵阳市酒厂、安徽临水酒厂等悉数收入囊中——酒业一度成为新华联控股的现金奶牛,贡献了30%以上的利润。

2004年之后,傅军旗下新华联国际、长丰汽车、东岳集团集中上市,多元化生意渐成气候,迎来集中爆发期。

此刻的傅军已经成为“商界湘军”代表人物。

做湖南的李嘉诚?傅军的“篮子理论”

傅军一直十分推崇李嘉诚的多元化经营理念,他笃信“如果李嘉诚只做地产,他可能也扛不过地产的深冬”,并由此得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企业有了一定的资本,就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其实自2002年以后,傅军便开始寻找各种“篮子”装“鸡蛋”。

2003年,国家公用设施领域对民企开放,傅军迅速进军城市管道燃气领域。2005年,新华联国际石油贸易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商务部批准获得进口油牌照的28家企业之一。

2006年,成立新华联矿业,拥有镍、金、铜等有色金属矿权近100个,探明矿产资源超3000亿元人民币。

光伏新能源、生物疫苗、垂直电商等领域也受到傅军青睐。金融领域更是成为傅军的心头爱,他先后参股长沙银行、天津银行、宁夏银行、北京银行和大兴安岭农村商业银行,此外还斥资20亿发起设立太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繁复庞大的业务布局让新华联实现了快速扩张,并躲过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 “股灾”。对此,傅军不无得意地说:“幸亏我们是多元化,否则没准早死了。”

然而,对多元化过于“上头”的傅军终究还是失策了。

“要赌就赌大的!”多元化背后的赌徒思维发人深省

最近六七年,新华联控股好像成了“行业冥灯”,几乎所有多元化布局均以败北告终。

5000万美元入股乐视汽车,2500万美元投ofo,先后在太子奶、万达影视、万达商业地产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甚至连P2P平台、大米企业中都出现了新华联控股的身影……这些眼花缭乱的投资最终只落得两个下场:要么项目黄了,要不就是官司不断。

早年前靠持股上市公司赚得钵满盆满的新华联控股像中了“魔咒”一样,突然在二级市场被“杀”的“丢盔弃甲”。

自2016年以来,新华联控股因买入科达洁能、辽宁成大、宏在股份、泛海控股的股票导致亏损10多亿元。

而最惨痛的经历无疑是举牌北京银行。

2017年,新华联控股累计投入约156亿元成为北京银行第二大股东。2019年7月,北京银行股价下跌至5.5元/股,而新华联控股的持股成本价为8.8元/股,两年之间浮亏37%。

随着债务危机的出现,新华联控股资金吃紧,最后不惜多次“割肉”北京银行,累计亏损达60亿之巨。

以地产发家的新华联在老本行上也同样折戟沉沙。

2012年,新华联控股开始试水文旅,2016年将 “新华联地产”更名为“新华联文诱发展”正式向文旅转型。近十年间,新华联控股先后在湖南长沙、四川阆中、安徽芜湖、广西西宁等地建设运营文旅项目。

由于文旅项目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直到2020年,文旅板块才有实际性营收。为在文旅地产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新华联控股在文旅地产上的投资高达500亿元,这种“下大血本”转型的方式也成为新华联控股资金“爆雷”的重要因素。

经过近30年的多元扩张,资产膨胀起来的新华联控股目前横跨十余个产业,仔细说道起来,没有一个像样的主业,反而如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让企业饱受其害。

在新华联控股顺风顺水的时候, 傅军曾豪言:“不赌则已,要赌就赌大的”。

如今,面对新华联控股岌岌可危的局面,更觉此话意味深长。

或许,在过去30年间,正是赌徒式的投机思维主导了新华联控股“坐直升飞机”式的发展,而时代的眷顾,却让傅军这个“幸运儿”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馈赠。

中国的投资者总结过一条痛心疾首的教训:“靠运气赚到的钱,一定会凭实力亏掉。”

新华联控股的危机给也所有企业经营者敲了一记警钟:若没有清晰的战略思维,全倚仗资本杠杆与投机买卖来支撑发展的企业,最终也必将会被“实力”拖垮。

(申明:凡转载本头条号原创文章,须取得授权,并注明“转载自【中国地标城策院】头条号@许子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并被追究责任。)

关键词: 北京银行 财务公司 破产重整

为你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家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