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助力武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23-08-23 15:10:34


(资料图片)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3日电 8月20日至22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学术研讨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举行,会议聚焦充分发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职能,强化种业科技支撑,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同期,体系联合国家马铃薯育种联合攻关共同举办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术培训班和种植技术培训会。

首席专家、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在授课。新华网发

研讨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和武川县有关领导分别介绍了国家马铃薯育种联合攻关。内蒙古和武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科学院、全国农业推广技术中心等领导、专家肯定了体系在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并对下一步马铃薯产业更好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表示,将重点围绕武川特色马铃薯产业园、智慧农场、试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努力打造县域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会上,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岗位科学家围绕马铃薯遗传育种重要进展、种质资源评价及创制、植株熟性遗传机制、抗寒分子机制、抗晚疫病品种选育、抗寒种质筛选以及脱毒种薯繁育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报告和研讨交流。特邀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尚轶与内蒙古大学教授熊志勇分别就马铃薯品质性状遗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优异新品系进行了学术交流。

据悉,体系为了推进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等成果在武川县落地转化,提升武川马铃薯生产和产业发展水平,已将武川县列为“十四五”服务县域经济示范县,于2021年与武川县政府签订2022—2025年县域经济发展合作协议,2022年创建武川县马铃薯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依托内蒙古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展示了体系新品种85个、栽培技术6套,开展了杂交育种、全产业链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

与会人员观摩了武川县可镇鱼得水沟村、哈乐小马莲渠村和大豆铺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基地具备马铃薯新品种筛选与展示、绿色高效综合生产和自动化灌溉栽培技术示范,共有马铃薯新品种57个和绿色栽培集成技术6项。

会议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办,甘肃农业大学和武川县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内蒙古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关键词:

为你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家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